讨论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一话题时,委员们认为,要繁荣文学艺术,传承和创新发展地域优秀文化,同时将保山发展的好故事作为文学创作的基础,多形式多渠道反映保山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绩和成效。
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王宁,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豪,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罗正富,省委副书记石玉钢等到会祝贺,并在主席台就座。本次会议应到委员605名,实到535名,符合规定人数。
随后,省政协主席李江代表政协云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1月1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昆明云南海埂会堂隆重开幕。住保省政协委员董礼书、宋光兴、温仕红、李屏、赵栩、莫逸尘、郑云峰、李明金出席开幕式,赵碧原、朱宏春、潘正飚应邀列席会议。会议首先审议通过了政协云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议程。省政协副主席喻顶成受政协云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报告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工作情况。
大会执行主席李江、杨嘉武、高峰、喻顶成、董华、陈玉侯、徐彬、何波、童志云、张荣明在主席台前排就座。王宁代表中共云南省委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在过去一年中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给予肯定。本报记者杨冬燕通讯员郭建春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钱秀英。
昌宁县建立了职工职业技术业务培训制度,举办职工岗前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等,以三培养措施,将普通群众培养成合格就业员工,将普通员工培养成优秀员工,将优秀员工及优秀工会会员培养成管理人员。规范管理,服务指导提升村级基层社助农能力。党组织+合作社+工会组织,资源在产业链上整合。授权使用隆阳乡耕区域公用品牌优质农产品有沃柑、蜂蜜橄榄、甜柿、芒果、火龙果、守留蛋等,年均带动农民增收300万元以上。
实施合作社规范化提升八大工程。近年来,隆阳区供销社不断做优政府服务,更好地发挥市场效用,通过搭平台、创品牌,探索出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新路径。
在南片的旧城乡,县供销社社有资产管理中心联合5家合作社共同成立了施甸县同兴果蔬种植专业合作联合社,搭建起了供销社+公司+联合社+合作社+农户五方共同发展果蔬产业的新模式;在北片的水长乡,由保山澳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领办了施甸聚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联合7家合作社搭建起了1+7+N电商引领发展产业模式。昌宁县:云上昌宁助力农产品畅销昌宁县资源丰富,茶叶产业、核桃产业、蔬菜种植都具有较大优势,但农业产业小、散、弱特点突出。龙陵县成立了农民合作社综合服务中心,聘请专职工作人员,为合作社提供会计、项目、融资等一站式综合服务;积极推进示范带动和典型引路作用,历年来共打造县级示范社24个、市级示范社44个、省(部)级示范社70个、国家级示范社3个;指导合作社依法注册登记,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按《章程》规范运作,落实返利分红制度。对此,昌宁县供销社通过党组织+合作社协会+产业人才+孵化的3+模式,总投资500万元,打造云上昌宁增强区域吸引力,切实解决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瓶颈。
隆阳乡耕112服务中心还与保山市质量综合技术监督检测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对入驻服务中心的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并制定隆阳乡耕区域公用品牌质量标准,同时建设服务中心开发农产品溯源系统,做到了有制度管理、有专门人员、有生产记录、有质量检测、有产品标识、可质量追溯的管理要求。截至目前,隆阳乡耕112服务中心已入驻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规模达到5.26万亩,其中:沃柑橘种植基地1万亩,滇橄榄种植基地0.15万亩,蜜枣种植基地0.08万亩,蔬菜种植基地2万亩,核桃种植基地2万亩,火龙果种植基地0.03万亩。隆阳区:隆阳乡耕成致富平台隆阳四季如春、瓜果飘香,历来都是果蔬、粮食、咖啡的产出大县。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行动意见》《龙陵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扶持资金管理办法(暂行)》,县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资金,用于扶持合作社发展。
现已建成隆阳乡耕线下实体店农产品展销中心1个,2021年全年实现销售额351万元,8大基地实现销售额3520万元。并组织合作社理事长、会计人员到各地交流学习,合作社内部也常态化组织专业技术培训。
整合资源,发挥优势:腾冲市供销社在条件成熟的村(社区)建设村级基层社,开展农资经营服务和日用消费品供给,形成党建带社建、社村共建、强村固基、富民兴社的长效机制;服务产业,抓点成面:围绕腾冲市委、市政府明确把肉牛产业作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的重点工作,创新推行1+3+6模式发展肉牛产业;因地制宜,形成特色:围绕村级供销社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打造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绘就村美、民富、人和的美丽画卷。果蔬产业是施甸县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传统产业,为实现与市场的有效衔接,施甸县供销社领办创办联合社,恢复重建基层供销社,充当双绑联结媒介。
此外,还选送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培训,组织到其他省市考察学习等。同时积极探索党组织+合作社+工会组织发展模式,实现基层工会共建共享。腾冲市:打造基层社新样板腾冲市供销社实施以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工程,将供销合作社办到村上,探索推行村级供销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农户融合发展模式,打造村级基层社新样板。依托烤烟种植传统产业,施甸县烟草公司将全县11个乡镇联合起来,成立了施甸善云烤烟专业合作社,涵盖社员5575户,共同发展烤烟产业;依托市场对接稳定的施甸县华良果蔬有限公司、傣荣公司等,飞地联合红鼎果蔬合作社、娲女果蔬合作社等集中收购销售果蔬等农产品。线上开展电商、直播、产品上线等培训,培养企业经营管理型、销售型、直播型人才;线下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推动骨干产业的发展,龙陵县积极推动相关合作社、公司联合组建成立联合社,进而推动产业发展。
腾冲市将供销社资源优势与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有效衔接,持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注重四化强指导:腾冲市供销社按照村级供销社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标准化的四化发展,积极为村级基层社领办创办合作社提供政策、法律、信息、财务等方面的服务;注重八个连接强联系:通过建立利益连接、市场连接、品牌连接、服务连接、管理连接、技术连接、资金连接和政策连接,强化村级供销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的联系。
鼓励动员合作社参加保山融合联合社,实现信用社、供销社、合作社三社联动,进而推进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富滇银行逐步加入,打开融资渠道,并积极引导邮政等有融资功能的平台关注合作社,参与到支持合作社发展的行列中。制定了《腾冲市供销社关于推进村级供销合作社建设方案》,明确了机制,创新了体制编制、建设任务、具体目标、工作内容、职责分工、运行机制、工作章程等问题,分步开展村级基层社建设工作。
近年来,保山市供销系统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初心,紧紧围绕发挥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桥梁和纽带作用,按照立足农业、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发展思路,始终与农民群众风雨同舟始终与农业现代化进程共同进步、始终与农村经济发展共同繁荣,在促进现代农业建设、脱贫攻坚、农民增收致富、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全市农业发展 农村繁荣 农民富裕做出了积极贡献。施甸县进一步提升合作社总体运行质量,并引导其与公司、农户协同发展,逐步构筑持续稳固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
对此,昌宁县供销社通过党组织+合作社协会+产业人才+孵化的3+模式,总投资500万元,打造云上昌宁增强区域吸引力,切实解决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瓶颈。腾冲市:打造基层社新样板腾冲市供销社实施以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工程,将供销合作社办到村上,探索推行村级供销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农户融合发展模式,打造村级基层社新样板。为推动骨干产业的发展,龙陵县积极推动相关合作社、公司联合组建成立联合社,进而推动产业发展。龙陵县在农业、财政等部门组织的培训中,把合作社理事长、会计人员作为主要培训对象。
制定了《腾冲市供销社关于推进村级供销合作社建设方案》,明确了机制,创新了体制编制、建设任务、具体目标、工作内容、职责分工、运行机制、工作章程等问题,分步开展村级基层社建设工作。本报记者杨冬燕通讯员郭建春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钱秀英。
协会及基层工会成员充分发挥现有的市场资源、人脉资源等优势,积极对接市场,主动谋划、创新引领升级,充分发挥云上昌宁区域品牌潜力,共同规范昌宁品牌标准,掌握行业话语权。制度先行,优化方案探索村级基层社建设路径。
隆阳乡耕112服务中心还与保山市质量综合技术监督检测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对入驻服务中心的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并制定隆阳乡耕区域公用品牌质量标准,同时建设服务中心开发农产品溯源系统,做到了有制度管理、有专门人员、有生产记录、有质量检测、有产品标识、可质量追溯的管理要求。鼓励动员合作社参加保山融合联合社,实现信用社、供销社、合作社三社联动,进而推进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富滇银行逐步加入,打开融资渠道,并积极引导邮政等有融资功能的平台关注合作社,参与到支持合作社发展的行列中。
2021年,新发展合作社17个。云上昌宁区域公共品牌运营中心聚焦茶叶、核桃、果蔬、蔗糖、中药材、食用菌、畜牧、电商冷链物流八大产业,借助东北大学信息技术优势,打造面向智慧农业的云上昌宁信息服务平台。实施合作社规范化提升八大工程。2021年,隆阳乡耕成为云南省唯一入选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金扁担红背篓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改革创新案例,面向全国推广,丰富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典型样本。
同时积极探索党组织+合作社+工会组织发展模式,实现基层工会共建共享。依托烤烟种植传统产业,施甸县烟草公司将全县11个乡镇联合起来,成立了施甸善云烤烟专业合作社,涵盖社员5575户,共同发展烤烟产业;依托市场对接稳定的施甸县华良果蔬有限公司、傣荣公司等,飞地联合红鼎果蔬合作社、娲女果蔬合作社等集中收购销售果蔬等农产品。
施甸县:双绑助双赢施甸县供销社认真履行供销合作社作为党和政府与农民群众的纽带作用,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促进合作社与公司、农户建立利益联结双绑机制探索出新招式。此外,还选送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培训,组织到其他省市考察学习等。
龙陵县成立了农民合作社综合服务中心,聘请专职工作人员,为合作社提供会计、项目、融资等一站式综合服务;积极推进示范带动和典型引路作用,历年来共打造县级示范社24个、市级示范社44个、省(部)级示范社70个、国家级示范社3个;指导合作社依法注册登记,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按《章程》规范运作,落实返利分红制度。目前,全县实现公司+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双绑的公司有47个、合作社115个,绑定农户20294户。